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主管/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让你掌握储能产业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资源评价体系  返回

欧盟发布的绿色交易工业计划将储能系统排除在外

作者:刘伯洵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2-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的《绿色交易工业计划》得到了欧洲储能协会(EASE)的欢迎,尽管该协会所了解的计划草案中原本对储能部署支持承诺并没有在最终发布中提及。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今年1月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了欧盟的《绿色交易工业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欧盟工业竞争力,并支持欧洲实现碳中和道路。  

冯·德莱恩在会上强调了电池、储能系统、太阳能发电设施、风力发电设施和绿色氢气等其他关键技术对欧盟能源转型的重要性。  

Smart Power公司在德国部署的电池储能项目  

欧洲储能协会(EASE)秘书长Patrick Clerens 在冯·德莱恩宣布这个计划之后表示,这是储能行业首次被欧盟如此明确地视为一个关键行业。  

Clerens说,“清洁技术投资者正在关注欧盟政策,试图了解政治家们是否会采取行动,并对储能行业发展是否有明确愿景。我们目前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还是有希望的。”

根据行业媒体的报道。在冯·德莱恩发表讲话时表示,发布这个计划部分动机是缩小与美国的竞争差距,美国已经通过《削减通胀法案》提供重大的税收减免,并对绿色能源的制造和部署提供其他支持。  

该计划应该有助于欧盟加速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特别是考虑到REPowerEU战略,以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然而,最终版本在其有资格受益于欧盟400亿欧元(440.5亿美元)创新基金的背景下并没有提及储能部署。

欧洲储能协会在回应日前发布的该计划时表示,尽管绿色交易工业计划鼓励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但遗憾的是,该计划草案中多次提到对储能部署的支持并没有在最终版本的计划中提及,但欧洲储能协会仍然对欧洲储能市场今后发展保持乐观。  

例如,该计划的许多条款在现阶段似乎与技术无关,可以适用于储能系统,例如它的四个主要支柱中的第一个:创建更简单的监管框架《净零工业法案》,可以加快审批速度,并减少围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其他繁文缛节。缩短清洁能源项目的交货周期也是REPowerEU的一个明确目标,同时欧盟还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以支持稀土等用于电池生产的矿物供应链发展。  

同样,第二个支柱是加快对欧洲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投融资,包括修订国家援助规则,规范欧盟成员国对国内产业的支持,同时在欧盟内部保护一个公平、有竞争力的环境。  

最后两个支柱是提高所需劳动力的技能。冯·德莱恩表示,预计欧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机会将受到清洁能源经济的影响并开放欧盟的贸易市场,以支持能源转型的关键供应链。  

缺乏认可阻碍了必要投资

显然,储能行业可以成为这些领域的一部分。欧洲储能协会表示,相信欧盟委员会的评估将认识到其作为实现气候中和的核心战略产业的重要性。  

欧洲储能协会在发给包括行业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应该公平地认识到储能系统在能源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释放储能行业潜力的必要性。欧洲的储能行业在清洁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政策制定者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这阻碍了必要投资,因为没有在对储能部署有明确承诺的地方部署资源。”

欧洲储能协会声称,绿色交易工业计划是调整这一进程的绝佳机会,并强烈支持对支柱的战略重点,并指出简化的监管环境、更好的融资渠道以及提高劳动力技能都是有利于储能部署的政策和措施。  

然而,该协会继续倡导欧盟实施储能部署目标,就像它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其他技术所做的那样。根据欧洲储能协会开展的调查和研究,到2030年,欧盟将需要部署大约200GW储能系统,这意味着欧盟从现在开始每年需要部署14GW储能系统,以实现其脱碳和可再生能源目标。  

调研机构EvercoreI SI公司在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欧盟的《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最重要的收获是进一步增加欧盟的支出,减少繁文缛节,以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技术在欧盟成员国的推广。  

报告中指出:“欧盟将设定目标,到2030年扩展特定技术,确定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清洁技术项目,并可能为净零排放产品设定更多的欧盟标准。”该机构指出,随着国家援助规则的放松,欧盟成员国将能够获得2250亿欧元贷款和200亿欧元赠款,前者来自现有的欧盟基金,后者来自欧盟新冠疫情恢复基金的资金。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